2014年10月6日

干預港台忍不忍?



廣播處長涉嫌干預香港電台的編輯自主,引起軒然大波。此一死結已非一朝一夕的事,過去幾年的高考通識,常見有關港台角色和其編輯獨立的題目,是今日香港常見的議題。

商業廣播忽略小眾

要明白港台爭議,先要明白公共廣播的概念。首先,大氣電波(即可供廣播的無線電頻率)是有限的,一個地方不可能擁有無限的無線電電台,因此大氣電波向來被視為公眾資源。政府通過發牌制度,讓某些電台佔用大氣電波作商業營運,本港的商業電台和新城電台便屬此類。

由於商營電台必然以市場和成本考益為最大考慮,總希望以最低成本製作最多人收聽的節目,例如最有市場、最能取悅大眾的節目。這些節目未必對公眾有多大意義,但能勾起最多人的興趣。結果,佔用公眾資源的商營電台,必然會忽略弱勢社群和小眾興趣。另外,商營電台的製作易受商業壓力左右,例如財團施壓。假設電台某節目內容不利地產商,地產商便以抽廣告施壓迫令其「收聲」,結果影響公眾利益。

不過,商營電台雖是商業機構,卻不是單純的私人企業,因為機構佔用了寶貴的大氣電波頻譜,故必須負上一定的社會責任,並顧及公眾利益,因此電台要受廣播條例規管。

公營廣播能照顧弱勢社群

除把大氣電波以發牌制度分配給商業機構,政府一般會預留頻道作廣播之用。香港電台就是負責公營廣播,是政府部門之一,所謂港台台長,官方稱謂是廣播處長,即政府架構下的公務員。而電台的財政來源也來自政府。

官方電台的製作方針自然不受商業壓力左右,得到的資源也較多,可以不考慮市場需求而製作一些小眾興趣、關注弱勢社群的節目。例如古典音樂,比起流行曲,其市場價值很低,商營電台不會製作這類節目,但古典音樂極具藝術和文化價值,有利公眾培養精神修養,故港台便設立了古典音樂台,向大眾介紹和推廣古典音樂。另外,諸如少數族裔、老幼傷殘、釋囚、戒毒人士等弱勢社群,很難透過媒介發言,為了讓他們也有發聲的機會,讓社會了解他們,港台也會為他們製作節目。

公共廣播應以公眾利益為依歸

編輯自主對公共廣播至為重要,但港台是政府部門之一,如果政府有意向電台施加政治壓力,編輯自主可以變得非常脆弱。

常有批評說,港台既然是政府撥款營運,理應支持政府,做政府喉舌,而不應倒轉槍頭批評政府施政。這種意見在民主國家較為罕見,因為民主國家的人民經過多年公民教育,都知都政府的權力來源來自人民,不會有此一問。

我們可以嘗試套用這個論調的邏輯來思考:誰付錢誰有話事權,港台應該為付錢者服務。好了,港台的營運資金來自政府,應該維護政府的利益,但再問下去,政府的資金是誰付的?顯然就是納稅人,就是社會大眾,那麼港台最應該維護的,到底是政府利益,還是社會大眾的利益?如果政府做事不當、官員爆出醜聞、刻意隱暪與公眾利益有關的事實、使用「語言偽術」誤導和欺騙大眾、推出不合理的政策等等,有損公眾利益時,一個由公帑支付營運款的電台,應該跟政府同一陣線,維護其利益,還是應該批評政府,事事以公眾利益出發呢?

角色與功能不協調致爭議

簡單來說,公共廣播的理念,就是絕不應該受到政治或經濟壓力左右。但港台的問題癥結在於其確實是政府機構之一,而整個政府即使有權力分立(行政、立法、司法),卻沒有真正的民主制度選出行政和立法機關,再加上中央政府可能的施壓,便形成對港台的政治干預。

政府曾於2006年就公共廣播發表《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報告書》,報告明確指出,香港需要成立一個完全獨立於政府的公共廣播機構,以發揮公共廣播的真正角色,但建議一直被政府雪藏,令港台深藏多年的內部矛盾不能解決。如果港台不能脫離政府架構成為一個真正的公共廣播機構,其編輯自主及獨立性便只能靠內部長期形成的工作文化來維持,實在脆弱非常,長遠只會是公眾的損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